一、原乡情--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二、异乡情--
重阳节并非马来西亚普遍的节庆,近年来,有一群人为了复兴传统节日,一个称为“三山九九、重阳登高”的活动,每年都在一个有着华人文化古迹的马六甲“三宝山”举行。主办单位带领参与登高者游览三宝山,让大家体会先人留下足印的土地。
观赏自然生态的同时,也介绍一些前人的墓碑,以缅怀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开垦的史迹。活动也安排不同的文化演出,如华乐、八佾舞表演和放生等。
配合重阳节,约50名热爱华夏文化者,为了復兴华族的礼仪文化,特于2012-10-21在吉隆坡武吉加里尔共和联邦山公园登高。这50名参与者,皆穿上汉服,並遵从汉族礼仪,以登高、饮菊花酒、配掛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举行,令人仿如穿越时空,回到了数千年前的古代宴会。
由于重阳节相比其他节日,较不受重视,因此汉服运动第3次举办此活动,在传统节日以民族服装出席,希望能够借此传承有关中华节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