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星期五

卫塞节




简介
  
卫塞节(VESAK DAY)是佛陀出生、成道觉悟、逝世的一天;即释迦牟尼佛祖诞生、成道、涅槃的日子。   
佛陀出生于公元前624年四月十五月圆日,出生地是今尼泊尔兰毗尼。   

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等国的佛教徒,均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每年卫塞节的日期根据历法而定,是在五月的月圆之日,在马来西亚列作公众假期,鉴于卫塞节已获得联合国承认,因此,国际上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卫塞节”(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

公元前589年四月十五月圆日,36岁的悉达多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发现了无常、无我的真理,放下执着,达到究竟解脱,得到阿罗汉果,完成了人生的目的。

公元前544年二月十五日月圆时分。(现在为方便也作四月十五日),所以现在世界佛教联盟定公历的每年五月的那个月圆日为纪念佛陀日。   

卫塞节这一天,佛教徒可以选择静修,或者作一件帮助别人的好事。即使去放一条小鱼儿或者给乞讨者一元钱也是好的。总之保持一颗寂静安详的心境,是每个佛教徒这天对佛陀最好的纪念。
  
在阳历5月份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望日),对应每年的西历日子都稍有不同(一般而言在农历四月十五左右)。有些国家,用佛教独有的历法来计算日子,会有差异。例如在2007年,马来西亚的卫塞节订于5月1日(农历三月十五日),2006年 5月12日; 2008年 5月18日; 2009年 5月9日; 2010年 5月28日; 2011年 5月8日 ;2012年 5月5日。

卫塞节,其实是把佛陀诞生、成道、涅槃,于同一日纪念。原来,据记载,佛陀5月的一个月圆之日出生;35年后又在5月的某月圆之日,于菩提树下悟道;后来他涅槃那天,巧的也是5月的月圆之日。三者虽非同一天,却全都在5月份,且有月圆之最大共同特点。于是,后世的佛教徒,便订下在每年5月的第一个月圆日,庆祝卫塞节。Vesak在印度古代梵文的意思,正就是“月圆”。

在1950年,国际佛教团体世界佛教联谊会(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W.F.B.)在斯里兰卡的首届会议中,通过了庆祝卫塞节的决定,并“……请求各国政府领袖,为其国内多数或少数的佛教徒的存在,作出行动将五月的月圆之日定作公众假期,以纪念佛陀-他在全世界上是被誉为人类的最大利益者之一。”当然,卫塞节(或内容相类似的节日)的传统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多个世纪。

在1999年的第54届联合国大会上,由十六国代表共同签署的信件中,请求了对“卫塞节的国际认同”。信中指出:“佛陀的教导,和他的慈悲、和平、善良的信息感动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世界上无数的人跟随佛陀的教导,而且在卫塞节纪念佛陀的诞生、成道、离世。” 同年,希腊、挪威、土耳其、美国等国亦加入倡议行列。1999年12月,在联合国发表的通讯中,表示有关卫塞节的倡议草案在没有投票的情况下被采用。

佛陀故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