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星期三

历史人物介绍 杨贵妃

楊貴妃(719年-756年),號太真,籍貫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是唐玄宗之寵妃。身材豐滿,膚如凝脂,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 楊玉環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
正史載其號為太真,未載其名,故士大夫、詩家多喚為楊太真。一說其小字玉環,另說小字“玉奴”,世人多稱以楊玉環。
楊氏家族出於唐朝弘農楊氏(出自華陰,或稱靈寶),家族徒籍蒲州,逐為永樂(今山西永濟)人。具體出生地點和出生日期沒有記載。據逝世時38歲,倒推為719年。
傳奇小說《楊太真外傳》稱其生日為六月一日,生於蜀地,地方誌更一進步指出楊氏生於蜀導江縣(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清朝嘉慶年間編撰的《全唐文》中,收錄的《容州曾寧縣楊妃碑記》稱她為“容州楊衛人”,故地方誌稱生於容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但有認為此文為後世偽作。楊氏為唐初被殺的隋朝官員楊汪之五世孫,高祖楊令本任金州刺史。父親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十歲時喪父,被叔父河南府士曹參軍楊玄璬收養。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楊氏以“楊玄璬長女”的身份受封為壽王妃,成為壽王李瑁的妻子。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唐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玄宗悼惜良久,當時後宮數千,無可意者。《舊唐書·后妃傳》的記載:“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同時迴避了楊氏是李瑁妻子的事實。古代中國社會,楊氏先後嫁父子二人,被認為是亂倫。《新唐書·后妃傳》的記載:有人進言楊氏“姿質天挺,宜充掖廷”,於是唐玄宗打算將楊氏召入後宮之中。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在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為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壽王妃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天寶四年七月(745年)李瑁新娶韋氏。一個月後,楊太真還俗受冊封為貴妃。此時楊氏二十六歲,而唐玄宗已六十歲了,這時楊氏反成為李瑁的庶母。宮中呼楊氏為“娘子”,楊貴妃受到的禮數實際上等同於皇后。
楊貴妃備受寵幸,其宗族因此繁盛,很多人都獲授官爵或賞賜:父親楊玄琰累次追贈為太尉、齊國公,母親受封涼國夫人。叔叔楊玄珪提拔為光祿卿。其堂兄楊國忠之子楊昢、楊暄,貴妃弟弟楊鑒,皆娶公主、郡主為妻,楊氏一門尚兩公主、兩郡主。貴妃父祖立私廟,玄宗御制家廟碑文並書。其大姊封為韓國夫人,三姊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韓國夫人的女兒崔氏亦因母親的關係,被唐玄宗選為皇孫廣平郡王李俶的王妃。唐玄宗對楊氏姊妹的恩寵聲焰震天下。每次命婦入朝,玄宗的妹妹持盈公主等人皆禮讓楊氏姊妹不敢就位。從中央至地方的官員“奉請託,奔走期會過詔敕。四方獻餉結納,門若市然”。玄宗的兩個女兒建平和信成公主因為得罪貴妃家族,被追回賞賜,駙馬都尉獨孤明因此失官,另一位駙馬程昌裔亦因楊氏家族停官。天寶五年、九年,貴妃曾兩次得罪玄宗,被遣出皇宮。但都被玄宗召回,更為寵愛。
其堂兄楊國忠為人好賭,但也封官入朝、把持朝政。唐玄宗此後愈加沈溺於酒色,政治更加腐敗。周昉有畫《楊妃架雪衣女亂雙陸圖》,描畫唐玄宗與人玩雙陸要輸時,楊貴妃故意放白鸚鵡擾亂棋局。楊氏家族飛揚跋扈、胡作非為,使朝野均對他們充滿了巨大的怨恨。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譁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