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日星期三
老人最该补的是蛋白质
人的身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肌肉含量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肌肉含量降低和体脂肪率上升是同步发生的,且肌肉含量的降低会影响代谢速度(就是更容易长胖);年轻的时候,体内肌肉重量约占总体重的50%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到 75-80 岁时会减少到只占总体重的25%左右。
伴随着肌肉含量的减少,骨骼肌的力量也在降低;要想对抗伴随年龄增加的肌肉量减少,需要足量的膳食蛋白质摄入和适当的增肌运动。
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吸收不佳导致有效“留下”的蛋白质不足,会影响肌肉的合成。而肌肉是身体维持稳定性和协调性的重要“器官”。当肌肉量少、肌肉力量弱,一旦遇到磕碰,容易因为肌肉支持力量不够或协调平衡能力差而增加摔倒的风险,进而导致摔伤。如果刚好骨矿物质密度不足,骨折的风险就会很高。
因此,不论补多少钙,如果老年人蛋白质营养状况差,肌肉量及力量薄弱。一部分肌肉衰减严重的老年人甚至可被诊断为“肌少症”,这种疾病会增加老年人摔倒、失能、甚至死亡的风险。
伴随年龄增长,牙齿缺损、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吸收能力降低,会导致总体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量不足,以及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度下降。
很多人爱全素饮食,以为这样有利于预防或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然而含蛋白质的肉蛋鱼虾类食物,才是补充蛋白质的最优选择。其实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甲状腺功能紊乱等疾病,本身就会导致肌肉损耗。老年人中常见的认知功能减退,也会导致包括蛋白质在内的饮食摄入量不足;尤其是涉及肌肉锻炼的抗阻运动不足。
每日饮食蛋白质的来源包括:鸡蛋、牛奶、禽畜肉、鱼虾贝蟹等属动物性蛋白质;总体吸收利用率高于植物蛋白质,尤其是鸡蛋牛奶,因而被归类为“优质蛋白质”。
植物性食物来自粮食(如大米白面杂谷类等)、豆类(比如豆腐、豆腐干、豆浆、杂豆等)和坚果;蔬菜水果也会提供一点点蛋白质,含量没那么高且吸收利用率也一般。
以下给大家一个“摄入蛋白质”的参考:
1、每天吃1个鸡蛋(最好是水煮蛋;对于胆固醇水平超标的老年人,也可以每天吃二至三个水煮鸡蛋白。)
2、每天喝200至400毫升鲜奶。(喝鲜奶会腹痛者可以改为等量的酸奶,最好是不含或只含少量添加糖的。)
3、每天吃3两瘦肉(首选鱼虾和禽肉,也可以是猪牛羊等畜肉)。
4、每天吃40克大豆或者是等量的其它豆制品。
对于体重偏重的老年人,需要在增加体力活动、适当减轻体重的前提下,在上述四项的基础上每天多吃1份豆制品、或1份奶制品、或1两瘦肉(首选鱼虾禽肉)。
除了蛋白质,还要鼓励老人多吃一些深色蔬菜、水果和豆类。原因在于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E、类胡萝卜素、硒等抗氧化营养素,可以减少因为氧化应激导致的肌肉损伤。老年人,不论有无慢性疾病困扰,都应该每天做适量的运动 ,这样才能获得身体健康。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